089868526870

hnsahsh@sina.com

王厚宏在皖人闯海精英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提要

2023-02-24 17:01:13 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 海南省安徽商会 海南省安徽商会联合党委 312

图片关键词

为庆祝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久夜TV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、海南省安徽商会、海南省安徽商会联合党委于2月21日下午久夜TV在海口隆重召开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、海南省安徽商会(简称海南省“安徽两会”)在琼皖人闯海精英代表座谈会神户live海南省“安徽两会”荣誉顾问王厚宏在座谈会上发言,内容提要如下:

我1989年8月来海南工作,迄今已是34年。前17年先后在省委、省政府、省人大工作;后17年退休赋闲,带孩子、修房子,写写画画,偶尔参加社交活动。

这34年,我目睹着海南建省以来,潮起潮落,沧桑巨变;也感受着安徽人在海南政界、商界、文化界奋力拼搏、逐浪前行,而且一批皖人后辈茁壮成长,令人欣喜!吾虽已进入耄耋之年,但回顾34载的历程,依然是恍若眼前,心潮不时涌动。

对于千里之外的皖人而言,当年的海南不啻于一方偏于一隅的神秘海岛。闯荡来此既有迷人的憧憬也有未知的风险。一时间,天南海北的人潮,涌向这块热土。于是产生了“闯海人”这个戏谑而又时髦的专用语。不管是怀揣怎样的梦想、源于怎样的冲动、历经怎样的艰辛、有过怎样的波折、收获怎样的果实,每个闯海人的足迹都是一部不可复制的长篇故事。

所以,今天安徽两会组织这次抚今追昔的座谈,很有意义,也很有意思。我的故事诚然也是不会很短的。为了化繁为简,我想把“历程”转换为“心路”,用大写意的笔法画山水,也许会有别样的味道。

一、既然来海南,就把自己定位是“海南人”。到省委报到的次日,我就任省委宣传部部长,在全部干部大会上,我承诺做一个真正的海南人,并且要求秘书和司机都是海南本土人,便于我了解海南、融入海南。我紧锣密鼓地看资料、跑基层,一个多月后,我在【海南日报】上署名发表了题为【全方位认识海南】的文章。对于曾经出现的贬损海南人素质的说法,我不赞成且有抵制;对于蔑称海南是“文化沙漠”的误解,我从“何为文化”的释义出发,在全国知名作家聚会时,阐述海南文化的多元化和兼容性,努力扭转外地人士对海南的偏见。

二、人来海南,心就要拴在海南。海南是一个留得住人心的宝地。建省初期的大批闯海人,随着海南发展的跌宕起伏,有些人来了又走了,有些人走了又来了,有些人虽然走了但是把房子或家人还是留在海南,有些人受到挫折继而又站起来了。很多离开海南的人,他乡相遇,也总是割舍不断那份“海南情结”,随时准备再回海南发展。上世纪90年代,我不止一次有机会调离海南,但都在萌动状态时断然谢绝。原因在于,在海南待的时间越久,越发喜爱这块地方的人文和自然。当然还因为这里能感受到浓浓的故土乡情和发展前景。

三、海南是有志者可以大显身手的地方。毋庸讳言,海南有劣势、有波折。但是,就像做股票一样,如果做长线,那就不在乎短期得失。从中华文明发展的迁徙轨迹看,其主线一直是由西向东、由北向南。其中一大缘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的。海南的后开发恰恰可以转化为优势。海南的大气、阳光、植被、物种、港湾、淡水资源和海洋产品,等等,其综合形成的生态优势,必将使海南独步中华,令世人向往。自贸港、旅游岛、健康岛、后花园,这些则相当于做中期股票,已经是利好的概念,但是最重要的是放长眼量,看得更远一些。特别是年轻人,或者我们的下一代,更美好的日子在召唤着他们。毫无异议,这需要奋斗,矢志不移的奋斗!

四、为海南建设添砖加瓦,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。今天在座的和没有参会的皖籍闯海人,职位不在高低、资产不在多少、岛龄不在长短,都在为宝岛发展奉献智慧和才干。安徽地跨三江,风水育人,北方人的豪爽而不失精明、南方人的精致而不失仗义,根植于皖人的基因,形成了安徽人基本的禀赋。再加上海南椰风海韵的文化熏陶,使皖籍海南人既重乡情又兼收并蓄,从而为海南的安徽两会提供了丰沃的土壤。近20个春秋,两会在古克武、刘笃寿等历任会长们的统率下,务实创新,后浪推前浪,如同常青藤一般,枝繁叶茂、藤蔓展延,保持着旺盛的活力。至于我个人,到海南以后的前17年,我领导和分管过很多方面的工作。虽然不曾惰怠,但回想起来,很惭愧,成果不丰。能摆上台面的,一是较早地推进海南的信息化建设,二是尽心竭力地处置积压房地产。算是添了一块砖、加了一片瓦。再就是退下来以后,和在座各位一块推动徽文化在海南的传播,支持安徽两会的持久运行。其他的事情,基本上是奉命运作、照章办事。现在是老翼伏励,壮志已经如同青烟浮云。但在座的各位青年、中年、壮年者,期盼你们恒久保持和发扬当年闯海的激情和动能,志存高远、坚持学习、百折不挠、再创辉煌!



首页
“两会”新闻
党建风采
扶贫专栏